受疫情影响
第十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
改于2022年1月上旬举行
作品与论文评审 作为大会重要环节,2021年度面向全国媒体工作者及所有对健康传播感兴趣的公众征集与健康相关的公开发表作品及相关论文的征集工作已于11月12日结束。 目前作品及论文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会议前10天左右将为入选的论文、作品发送录用通知。 大会亮点 截至2020年,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成为公共健康领域最具权威的品牌盛会。历年来,大会始终秉承着“倡导健康行为、共创健康社会”的宗旨,吸引了来自政界、医药界、学术界、媒体界、企业界的数百位领导、专家、学者、记者积极参与交流,共同致力于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张伯礼院士为第十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题词 钟南山院士为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题词 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邀请到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专家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首位获得爱明诺夫奖的华人科学家施一公,“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等国内顶级学者。 历届大会还邀请到新西兰梅西大学传播系首席教授Mohan J. Dutta,尼泊尔驻华大使、亚洲健康传播平台主席Mahesh Kumar Maskey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知名学者进行演讲交流。 张伯礼院士在第十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中发表主旨演讲 历届大会设置专项奖,以表彰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获得者包括获得“2016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终生成就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获得“2017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终生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等为中国健康传播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务人员。 往届大会精彩回顾 2020年 第十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后疫情时代下的健康科普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 大会还设置发布环节 “关爱职场女性:免疫的魅力与迷思” “企业传播和信任塑造:后疫情时代下医疗健康传播趋势和思考” “疫情防控的科学传播” 与会来宾分享了业界的探索经验 大会现场 2019年 第十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互联网+健康生活 大会分论坛主要聚焦 “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 和“紧密型智慧医共体”两大议题 与会人员就 提高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社会关注度 共同应对医共体模式下县域信息化挑战和机遇 展开研讨 大会现场 2018年 第十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面向未来的健康传播 除了颁发 “2018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好作品奖” “2018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十佳论文奖”外 新增“2018年自然健康传播奖” 并进行了 中国职场女性健康绿皮书 城市健康指数 慢病防控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案例 豆浆营养特征及评价体系等 研究成果的发布 大会现场 2017年 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新时代的健康传播 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呼吸病专家钟南山 著名临床肿瘤学家孙燕 国家重点学科烧伤外科学 学术技术带头人夏照帆 获得“2017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终身成就奖” 以表彰他们为中国健康传播事业做出的贡献 大会现场 2016年 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健康促进与全民健康覆盖 会上发布了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科普版)》 与会代表还围绕 “正确认识胆固醇” “新媒体健康传播影响力”等议题 展开探讨交流 大会现场 2015年 第十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健康传播 大会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宣布成立 中国精准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 由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 担任该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大会现场 2014年 第九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会议主题为 心血管养护 大会特设 “心血管疾病防治报道专项奖” 并与四家媒体共同倡议启动“心血管养护日” 以鼓励媒体积极报道心血管疾病防治 唤起全社会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 大会现场